欧美日韩精品一区,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,美女直播打扑克软件,欧美亚洲成人hhh

當(dāng)前位置

首頁 > 文章薈萃 > 親情文章 > 母子間的故事

母子間的故事

推薦人:繁華落幕 來源: 網(wǎng)友推薦 時間: 2022-05-22 18:51 閱讀: 25388
  近日到老朋友去家做客,去的目的非常明確,就是要欣賞一下他的新家。在我的記憶中,他已經(jīng)是第四次搬家了,每次搬家我都會參與其中,前兩次搬家都要幫著搬運東西,后兩次搬家盡管不需要出力了,但是請客吃飯、欣賞新居的內(nèi)容卻不能省略。

  朋友的新家,在一個新開發(fā)的樓盤,房屋面積約170多平米,另外還帶一個車庫,雖然比不上洋房、別墅,但也算得上是殷實富足的小康之家。還未落座,就在主人的引領(lǐng)之下,逐個房間進(jìn)行參觀,臥室、書房、棋牌室一應(yīng)俱全。在寬敞明亮的餐廳里,豐盛的佳肴已擺了滿滿一大桌,想必朋友夫婦為這頓請客耗費了不少精力。更有幾位朋友坐在新麻將桌前就是不愿起身,恨不得省略吃飯直接開戰(zhàn)。每當(dāng)這個時侯,總會想起我們共同經(jīng)歷過的一段時光,那就是住在母子間的日子。是啊,盡管時光已過去了二十多個個春秋,但是那段難忘的經(jīng)歷,至今仍舊歷歷在目,清晰的浮現(xiàn)在眼前,仿佛就在昨天。

  我所說的母子間的故事,不是母子之間的故事,而是筒子樓的故事,在我們單位把筒子樓叫母子間。上個世紀(jì)八十年代,職工住房異常緊張,單位把騰出來的辦公室改造成職工宿舍,原來的一個房間用膠合板隔成兩個房間,重點是解決愛人在外地,自己帶孩子的女大學(xué)生,為她們提供一個臨時的小窩,母子間的名字也就由此而來。隨后是安排兩地分居,前來探親的夫婦臨時居住,再次是安排家住外地已婚沒有住房的男生家庭。當(dāng)時的入住條件要求較為嚴(yán)格,需要排隊申請,行政部門逐級審核,領(lǐng)導(dǎo)批準(zhǔn)之后方能入住。我與這位朋友是九十年代后期入住的,兩家的距離隔了兩棟,住的都是不足八平方米的小房間。室內(nèi)除了能擺下一張床和沙發(fā),剩下的空間就能放下一個電視角柜,飯桌是可折疊的餐桌,打開之后,床和沙發(fā)就是現(xiàn)成的座椅,除此之外,就再也找不到能下去腳的地方。起火做飯就在走廊,每層樓只有一個公共的洗漱間。生活的不便無需細(xì)說,但是這里發(fā)生的生活軼事,沒有經(jīng)歷的人不會有所體會。

  一家做飯滿樓飄香。一層樓二十幾家同時在走廊里做飯,其熱鬧程度可想而知。如果說,鍋碗瓢盆的敲擊聲奏響了做飯的序曲,那么縷縷白色的炊煙,就像一串串音符把空間填滿,置身其中猶如進(jìn)入飯店的后廚,聲、色、味俱全而且熱鬧非凡。住在這里的人,無需出門查看,就能知道這里面的人家在做什么,煎魚、煮肉、炒菜的味道不必多說,就是煮餃子菜陷的味道都能聞得出來。孩子們的味覺更是靈敏,誰家要是炸雞腿,他就會早早的聞到,央求媽媽也給做同樣好吃的。好在媽媽們都知道孩子們的天性,在做的時候都會多做一些,送給有小孩的鄰居,絕不會讓孩子們失望,你來我往也其樂融融。在鄰居里面最特殊的味道要屬兩家了,一家是朝族,每天的醬湯味幾乎就從來沒有間斷過。還有一家是回族老兩口,他家蒸的饅頭至今令我難忘。吃過幾次他們家做的饅頭,不僅口感好而且散發(fā)著淡淡的香味。對此,愛人也嘗試著做了幾次,不是沒有發(fā)起來,就是味道不對,幾次失敗之后,也就放棄不做了?;蛟S知道了看似簡單的事情,也需要日積月累的練成。一次跟鄰居開玩笑說,我做菜從來不用放調(diào)料,他問為什么,我說你家做菜的調(diào)料味足夠幾家用了,他聽后哈哈大笑。就這樣在五味雜陳中,渡過了三個春秋,

  鄰居們都看一個電視頻道。現(xiàn)在的人們手握遙控器,可以選擇上百個頻道,喜歡看什么節(jié)目任有自己選擇,唯一需要考慮的是大人的興趣和孩子的喜好。那個年代,彩色電視機(jī)已經(jīng)在城市家庭普及,雖然沒有閉路電視,但是通過簡易天線也能收到十幾個頻道,但是這座樓里,鄰居們大多都在看同一個頻道的電視節(jié)目,動畫片、新聞聯(lián)播、熱播連續(xù)劇,幾年來幾乎一成不變,在外人看來有些不可思議。但是在這里卻實是一種必然的選擇,因為在這里聲波的傳輸幾乎沒有障礙,薄薄的一層膠合板墻阻擋不了任何的聲響,就連隔壁鄰居的呼嚕聲,都能聽的清清楚楚,若是看不同的電視節(jié)目,其效果可想而知。好在住的鄰居們絕大多數(shù)都是同齡人,愛好興趣基本相同,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做同樣的事情,看同樣的節(jié)目,只有女人們在做飯、洗衣聚在一起之時竊竊私語,議論各家的私密之事,男人們則是不聞不問,偶爾聽到了也是一笑了之。如果要問住這里人最大的愿望是什么,那就是,有一間屬于自己的獨立住房是所有人的心愿。

  孩子們當(dāng)交通員。所住的母子間,共有四棟中間連體的二層小樓,約二百戶人家,走廊上幾盞小瓦數(shù)的白熾燈,像螢火蟲一樣飄忽不定,灰暗的走廊里有時只能看到人的輪廓。每家的小門牌號連自己都看不清楚,形同虛設(shè)和沒有一樣。如果不熟悉這里的環(huán)境,想要找里面的人家是件挺費勁的事情。這里的人挺聰明,發(fā)明了一個簡潔的找人好辦法,那就是讓孩子當(dāng)交通員。住在這里的人年齡基本相仿,孩子們也差不了幾歲,盡管大人們彼此來往較少,但是孩子在一個大院里玩,卻非常熟悉。若要找誰家,如果是提大人的名字,許多人都會搖頭,孩子們也不會理會。只要提到他家孩子的姓名,就會有孩子自告奮勇的跑到前面,連喊帶叫幫你找人,而且準(zhǔn)確無誤,在這里孩子的知名度遠(yuǎn)遠(yuǎn)超過了大人。就是鄰居們相互稱呼,也以孩子的名做前綴,或洋洋的媽、或李迪的爸,很少有人說起大人的名字。大人們需要傳遞個信息,直接就讓孩子去,孩子們也喜歡來回奔跑、樂此不彼。時間久了,單位的同事也深諳此道,到了這里要找同事,在樓前直接提孩子的名就能把大人請出,甚是省時、省事。

  時光荏苒、歲月如梭,這是二十多年前的老故事了,所居住的母子間早已不見了蹤影,所在的位置已經(jīng)被漂亮的住宅小區(qū)所取代,盡管它消失的沒留一點痕跡,但是它的住戶們會永遠(yuǎn)記住那段難忘的時光,那個曾經(jīng)充滿歡聲笑語、五味雜陳的小樓。

  作者:孤舟蓑笠翁

贊助推薦